在很多特殊情况下,谁拥有更多的私域,也就是社群+公众号用户,谁才有最强大的生存能力,就算你的店都关门了,但重启,也只需要通知所有社群+公众号用户即可做到。
私域对于门店而言,其实意义很重要,在线上或者平台获取流量特别贵的情况下,自己来做私域用户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了。而在疫情反复的当下,中国餐饮业的私域流量争夺也愈演愈烈,头部餐饮企业开始建立全时全域「堂食+外卖+商城」的「三店一体」模式,实现公私域流量的融会贯通的全域运营,构建企业客户数据银行,通过全量数据的深度洞察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,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品牌,实现长远发展。
01、建社群,对餐饮企业很重要
虽说餐饮是一个古老的行业,但餐饮创业者从来不缺年轻人。张天一,霸蛮品牌创始人, 90后创业先锋人物,用互联网思维将一碗牛肉粉卖出90后的独有色彩,更是打造出体量数百万的用户社群,搭建了互联网电商+实体门店一体化经营模式,实现了从餐饮连锁品牌向“零售+”餐饮品牌的突破和转型。
创业之初的张天一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,尤其是当一些人知道张天一是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后,霸蛮的质疑声比客流量还多,“每次被采访,都绕不开同一个问题‘读了这么多的书,你为什么还卖牛肉粉’。”
为了打破这种局面,张天一瞄准了霸蛮粉的既定消费人群——在北京的湖南人,通过微博搜索关键词“北京”、“湖南”,并且筛选出 “粉丝数大于1000人”的用户,最后锁定了2000名左右的微博KOL,这些人的加入搭建起了霸蛮社群的雏形。一对一私信,到店试吃米粉,在门店没有客流的情况下,张天一借助互联网思维引流线上用户至线下门店。借助这两千人,张天一将“伏牛堂”品牌名扩散开来。当初,门可罗雀的米粉店成了网红店,队伍最长时能排100多米,而米粉也加深了顾客与品牌之间的粘性。
微博筛选,精准推介,流量入群,这个方式让张天一累积了第一批的核心会员。后来的霸蛮社群会员数量增长至数百万,其中“霸蛮汇”付费用户超过了100万。张天一用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培养出自己的忠诚客户,打造出能自我传播的餐饮品牌。
02、建社群,搞清用户是谁很重要
疫情结束后,大量企业转型,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,对企业来说,社群营销尤为重要。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社群流派有两种:流量型社群和转化型社群,这两种流派是最常见的社群玩法,简单、粗暴、可复制性强。
但同样的套路,对于不同的场景效果却千差万别。说到底,只是流于表面,想象用户都能接受,却忽略了用户的耐受性,没能更深度和用户的心理认知相结合。
举个简单例子:
比如一个到店用户获客成本是20元,那么可能他来了以后吃完就走了,对这个门店的感觉就是嗯还不错的,下次有机会再来。
那么如果是利用了私域呢?
同样是20元获客成本,进店后我们利用方法加上微信、进群,用户觉得门店还是不错,下次有机会再来,但你在群内推送了优惠信息跟秒杀,分享活动以后,用户很可能就因为这些消息的刺激,很快就产生了2-3次消费,甚至给你带来了他的朋友重复到店。
这时候,你的获客成本虽然和之前一样,但是用户的二次到店和复购率就增加了,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的收益。这就是为什么要做社群私域的原因。
生意的本质就是物和物的价值交换。我卖的东西,你觉得值得买,这个交换就可以成交。我们用社群,其实就是在宣传一个点,我的东西,值得你买,值得你推荐给更多人买。
03、找到并放大用户共性,帮Ta找到留下来的理由
社群是什么?
是一群具有共性的人组成的圈子。通过共性聚集的一群人产生对话沟通是非常自然的一种行为,而共性程度的深浅会影响社群的生命周期、活跃度、价值。
冷启动阶段,因为量不大,所以可以尝试一股脑把不同城市、各个渠道的人拉入同个社群,发现效果很一般。发言的人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不说,时间一久,要么有人觉得太打扰,选择了退群,要么相熟的几个人私下拉了小群,慢慢群就死了,相信这也是很多运营在建群初期会面临的一个通病。
那问题的源头出在哪呢?
分析数据时,我们发现,用户在大群中发生高频互动的对象,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,而且一般都是跟自己共性更强的用户。比如她们都来自同个引流渠道,这些人也更容易抱小团,集体沉默或流失。那如果让这些爱抱小团的人,身边充满了跟他们一样的用户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!
基于这个洞察,可以做出调整策略,在每一位用户进群前,可以先通过调研问卷获得用户精准信息,后台基于用户填写的信息(年龄/生日/星座/爱好/偏好等)推送群活码,将来自同个渠道的用户,进一步按这些信息精准分流,这其实就是最早的标签化运营思维。
如此一来,社群中的用户,来自同个城市,同个渠道,年纪相仿,有共同的兴趣爱好,不仅有聊不完的话题,还有可能发展成线下好友,拼团购买自己喜爱的产品……留在社群的理由可以列举出不下10个。
人人皆媒体的时代,企业品牌们,千万别掉队了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