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听到一种声音,就是很多人会说,知识付费都是割韭菜。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,但是仔细想想,也不无道理。知识付费总会被认为是割韭菜,其实是有他的内在必然性的。
世间万物,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来讲,其实都是割韭菜,或者换一个辩证的观点,世间万物都不是割韭菜,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割韭菜。
那么,什么情况下,用户会认为自己被割了韭菜呢?
无非就是买完了东西,消费者觉得自己的钱花的不值当,上当受骗了,就会认为是被割韭菜了。这句话里有一个重点,“消费者觉得自己的钱花的不值当”,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。为什么要强调这句话?因为在很多领域,即使你上当受骗了,你也不会察觉出来,也就是即使你被割韭菜了,你也不会认为自己被割韭菜了。
比方说,你买了一件衣服,这件衣服的成本是10块钱,商家卖给你20块钱,商家因此赚了你10块钱的差价。对于你来说,你不会认为自己被割韭菜了,因为你需要买一件衣服,20块钱本来就在你的预算范围内,即便是买贵了,衣服也能穿,等于说钱也没有白花。而商家这边的心理呢,这件衣服原本是想15块钱就卖掉的,他赚5块就够了,但是他发现你是一个学生,就抬高报价,报20块,没想到你居然没还价直接就买走了。如此一来,他多赚了5块钱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他是从你这多收了5块钱,你是被他当场割了韭菜。但是这场交易,你们两厢情愿,并无不妥。
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通用的交易案例,也许不太明显。那么我举两个更明显的例子,比如说,有一种商品,叫:钻石。这个世界上的钻石储备量其实是非常大的,可能几百年都开采不完,根本没有宣传中的那么稀缺。既然这个物质并不稀缺,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,那么理论上来讲,这个东西应该是不值钱的。但是目前全球市场上,就这样一个并不稀缺,不应该值钱的东西,价格却特别昂贵,本质原因就是,全世界的相关商家都在宣传“钻石代表爱情”,“钻石一颗恒久远...”等等,钻石和爱情挂上钩了。消费者认为,爱情这么珍贵,钻石当然也珍贵,因此,不惜花高价买钻戒,送钻石,只是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承诺。
你看,在这个例子当中,可以说钻石割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韭菜,因为原本不应该值钱的这么一个东西,却被卖的这么贵,但是全世界的人,却不认为自己被割了韭菜,因为脑海里,早已被商家灌输了“钻石代表爱情”这种思想。
再比如,奢侈品。就拿LV包来说,一个包最原本的功能,就是出门装东西用的。一个装东西的容器,需要花几万块购买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但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。买这个奢侈品包的人,看重的并不是它能装东西的这个基础功能,而看重的是它的品牌。它是奢侈品,所以是身份的象征,能在人群当中彰显自己品味,成为互相攀比的筹码。也就是说,成本价可能只有几百块的商品,卖了几万块给消费者,从商家的角度来看,真的是割了一波大韭菜。但是在消费者角度,他们却心甘情愿,绝对不会认为自己被割韭菜了。
其实从上面的这些例子中,就可以看出,宏观意义上讲,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割韭菜,可以说,在这个不对称的商业时代,世间万物都是在割韭菜,世间万物又不是在割韭菜。究竟是不是割韭菜,关键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。消费者感觉到上当了,就是被割韭菜了,消费者没感觉到上当,就不是被割韭菜。所以,一切都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,和商品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而对于知识付费而言,由于知识本身是虚拟产品,相对于其他的实体商品而言,会更容易让人产生这种被割韭菜的主观感受。而且,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,也导致了这种被割韭菜的痛感,会比其他领域更为强烈。
那么,知识的哪些特性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存在?
.首先,知识是分等级的,它是有适用人群的。比如,我们可以先简单的把人分为三个等级,初,中,高。初等级指的是,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完全陌生的用户。中等级是指,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,但是还达不到了如指掌的地步。高等级则是对这个领域完全掌握,类似于专家级别了。
而知识,也可以分为这三个等级与之对应:初等级的知识适用于初级用户,中等级的知识适用于中级用户,高等级的知识适用于高级用户。
显然,初等级的知识,对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,完全没有帮助。同样,高等级的知识,也不适用于初级用户,因为初级用户根本听不懂。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我卖的知识如果是初级知识,那么在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们的眼里,这些知识就是毫无用处的,他们如果花钱了,就会认为是被割韭菜了。同理,如果卖的是高级知识,那么初级用户和中级用户也不会满意,也会认为是被割韭菜了。而且很明显,大多数情况下,知识都是处在某一个特定的等级上,不管是处在哪个等级上,都只对和他处在同一个等级上的用户有效果,而对于另外两个等级的用户,都是不适用的。
由此可见,很多时候并不是花钱买了无用的知识,而是这个知识并不适用于你目前的这个等级,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适用。这就是为什么,就算正常的知识,也都会有人认为它是骗人的,是割韭菜的。
第二,知识是具有阶段性的,它被会大脑逐渐的消化吸收。比如说,你刚接收到一段知识,或者一条信息,当时可能觉得很新鲜,很有帮助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你会发现,这段信息好像没有当时刚接受的时候那么重要了。这是因为,大脑就像一个机器一样,他会对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,不断的进行整理和归纳。最后,当这段信息被大脑完全消化的时候,就会变成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,这个时候,你再反过来看当初的这段信息,就没有任何新鲜感了。所以,由于这个特性的存在,当我们通过知识付费获取到某段信息或知识的时候,过了一段时间回头想,很可能会忘记了当初的感受,而是误认为自己好像是没有任何收获,完全是被割了韭菜,其实这是一种错觉。
由于知识的虚拟性,决定了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感受。而实体则不然,你买了一个实体的产品,不管过了多久,那个东西都会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,当你回想的时候,也会清楚的知道,当初花钱买了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就在这里放着,你能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。而知识和信息是虚拟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并被大脑消化吸收,你很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,因为已经融入到你自己的血液里了。你花了钱,却感受不到东西的存在,就会觉得自己当初好像是被割韭菜了。就是这个道理。
第三,由于知识的虚拟属性,导致它的传播可以是无成本的。比如,你把一个知识点或者一段信息卖给了别人。别人心里就会有点奇怪,这个知识,虽然你传播给我了,但是你那里还在啊,我并没有拿走你的东西,为什么还要收我的钱,你只是复制了一份给我。因为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,买东西是产品的移动。比如一瓶可乐,你花钱买了过来,你手里就多了一瓶可乐,卖家手里就少了一瓶可乐,卖家损失了可乐,所以得到了金钱,他的金钱是损失的可乐换来的。但是知识付费,打破了这个通常的认知。你卖了一份知识给别人,你的知识并没有损失,产品也没有移动,只是简单的复制了一份,就收了钱。这种交易与我们在实体交易上产生的认知相违背,所以就会让别人有一种被割韭菜的感觉。
而且,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的复制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收费的,比如一些口口相传的消息,或者从新闻媒体中得到的一些观点和知识,这些都是没有收费的。然后突然遇到一个需要收费的,人们就会感到和常识相违背,从而感觉到自己被割韭菜了。
那么,知识付费项目还能不能做呢?
知识付费的平台有很多,最典型的就是“知识星球”,一个需要付费的私域交流圈,可以把粉丝吸引到自己的星球里,然后在里面分享见解,观点等。或者懂技术的话,还可以搭建一个自己的知识付费网站,通过网站出售教程,学习资料。更简单一点的,直接用“八图片”平台,把一些虚拟资料打包设置密码,然后直接出售给别人。这些都属于知识付费的项目。
诚然,做这些项目会遇到各种麻烦的售后问题,还会如文中所论述:经常被人认为是割韭菜。但是,瑕不掩瑜。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,肯定会打开一扇窗。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情,任何项目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。知识付费是虚拟产品,优势是非常显而易见的:可以无成本的起步,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,就可以开始干了。收款和发货都很便捷,不需要像实体那样,要走物流,囤货等等,因此没有任何资金压力。所以,在这个人人都能上网的新时代,知识付费肯定是前景无限。所以,不要因为被别人说成是骗子了,说成是割韭菜了,就停止了你原本前进的步伐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