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问我在甲方干互联网好好的,操盘负责过不少项目,为什么突然创业转做乙方?
回复:我比较喜欢折腾!人活着就是要多折腾。
其实作为互联网营销人,应该都喜欢折腾,最能体现价值、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打江山的过程;到了守江山的时候,往往感觉自己缺乏动力了,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不是在功劳簿上躺平了,这无关收入,而是喜欢折腾的本性。
在甲方干了十来年,还是比较了解甲方互联网营销的工作模式,在甲方当总监以上职位,本质上是负责落地Boss吹过的牛逼。
甲方要上一个项目,为了落地上级分配的工作KPI,一般的操作方式有两种:
第一种甲方高管想通过去招聘一个员工来做这个事;
第二种直接安排一个毫不相关的内部人专项负责;
事实上很多时候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,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甲方的试错成本。当然有些甲方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,压根不在乎这点试错,也需要试错。但是最可怕的是试错之后,认为这个事情不可为,导致错过。
我试着分析不可为的过程:假如市场上有100种营销推广方法,但是甲方负责人KPI压力大,一般是从市场上选10种考察,再确定2种去落地。假如事情办好了那是甲方管理层牛逼,干不成是乙方不给力,雨我无瓜。所以很多时候乙方是背锅的角色,而且总是站在甲方的对立面,容错率低。
毕竟在甲方看来内部错了那是试错,而且内部不会错,乙方错了那是实力不行。但是事实上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深究,比如甲方的配合程度,乙方作为营销推广对甲方产品的了解程度等等,这里就不做细说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我当时选择做乙方?
答案只有一种:为了未来更好地做甲方!拿刚才的举例,市场上有100种营销推广方法,作为乙方的身份,更容易对资源这块进行整合,不说100种全弄透,但是应该可以了解其中80种方法。毕竟很多时候你在帮甲方做营销推广方案的时候,就会不断结合客户所在行业去实践。那么未来自己再去做甲方的时候,就是从80种里面选择2种去落地,成功率也许更高。
当然还有其他原因,比如在做乙方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,很多甲方压根什么都不懂,但是人家确实活得很滋润。存在即合理,能活着的甲方都有几把刷子,只是别人不轻易亮给你看,所以很多时候说大智若愚也好,说甲方专注专一也好,都是值得深入学习的。
那么很多人会问我,为什么你这么执着想做甲方?
答案也只有一种:甲方更容易抓住时代的红利,池子更大一些。当然很多人会说乙方也有很赚钱的,但是除了一些头部和一些思路厉害的,大部分赚的都是辛苦钱。很多是规模很大、利润很薄,而且生命周期有限。
比如你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商,行业发展了,你可能赚了一些钱,但是最大的红利属于甲方,因为他深耕上下游。越是做到后面,乙方的话语权越低,竞争压力越大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乙方想做大,必须打造标品;在营销推广上,标品绝大多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甲方,光这块的问题就值得很多乙方公司花时间打磨。
再来说甲方池子大一些的原因,很简单的道理,如果你月入3万你就要进入月入3万的圈子,作为员工这个收入水平很多时候就是天花板,但是换个池子,作为管理很多时候这可能是基准线。同理,如果你想赚100万,你就去能赚100万的池子,你想赚1000万,就去1000万的池子,选择很多时候大于努力,这里只是表明方向很重要,多交流下当前池子做的好的人大概是什么收入标准。
互联网行业当下的机会在哪里?
最近很多互联网人都感受到了卷,其实可以去看看一些大厂,也差不多这种现象。我浅薄的认为机会应该在线下实体:互联网+细分线下市场。当然也有不同看法,可以共同交流。其实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前些年行业红利期的时候舍我其谁,目空一切的感觉周围都混的不如自己,现在转眼看看,混的好的基本都是你之前没关注过的甚至瞧不上的。这个现象的本质告诉我们只是时代的一粒沙,时代变了,我们也得变!
当下我们该如何顺应时代?
很多互联网营销人经常盲目在找各种渠道、找各种方法,其实意义并不大。同样的渠道方法给你也未必成功,核心的点在于任何行业干的久了终究会发现渠道是有限的,而思路是无限的。
思路最牛逼的永远是竞争压力最大的行业,这句话值得看三遍!比如做SEO要有思路就多研究BC,做推广要有思路就多研究W商(例子很多并不方便一一举例)。毕竟你没做好只是失业破产,别人没做好饭都没得吃,所以思路和技术大部分是顶尖的,多思考能不能借鉴。
一直认为碰到难题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行业,很多时候并不是行业不行,而是我们自己不行,认知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(共勉)。思路决定出路,格局决定结局。
发表评论